請說明養水的程序!
如要甚麼道具請列出程序幾天也列出哦!^U^
謝謝!謝謝!謝謝!!!!!!!!!!!!!!!!!



er">


給你看一個部落格寫的 還滿深入

每個養魚的人都知道自來水中的氯胺對魚來說是超級大殺手,
所以大部分的人會有三種選擇,
第一、使用除氯胺水質穩定劑
第二、用礦泉水來替魚缸換水
第三、養水

其中養水和使用水質穩定劑是最多人的做法,
而每個人養水的習慣都大不相同,
事實上很不可思議的是,
方法差別很大、時間差距也很大的養水方法都照樣能養活魚缸中的魚。

養水其實沒有一定方法,
但現在很多人都有錯誤觀念,
以為養水養越久越好。

事實上這個錯誤的觀念在很多真正的水族專家眼中是很可笑的。

當你家的魚病了或死了的時候,
拿到水族館問,
他們就會問你有沒有加水穩加消化菌,
水有沒有養。

大部分的新手都是不懂得要養水的,
所以水族館的人就會對那些新手說是因為沒養水的關係,
把魚隻生病或死亡的原因通通推給沒養水,
說要把水放置一定期間後等裡面的氯胺都蒸散掉後才能用,
久而久之,
很多人都以為要把水放的很久很久以後才能用。

然而事實上,
20公升的水完全曝氣只需要一天,
即便你是三尺的大缸,
換三分之一的水也大約就只需要養水一天半到兩天,
更何況現在大多的住戶都有水塔,
那個水在裡面可能根本就已經曝氣完了,
就算沒曝完也最少幫你曝半天有了。

很多人是不相信水只要養一兩天的,
他們認為水要放三到五天才夠,
從換過水後就開始養新的水,
養到下次換水為止,
不過其實如果水(即便是清水)在沒有密封的情況下放的太久,
是很容易發黃發臭的。

如果你是要曝氣,
那你就絕對不可能把那個養水密封,
一但環境中、空氣中的細菌或微生物落入水中,
水質便開始汙染,
一個星期過後,
保證你不敢用那個水。

在真正的專業水族界,
他們的養水一詞是和我們不一樣的,
我們所謂的養水指的大多是曝氣的那個過程,
而他們的養水指的是將水變成適合自己魚缸的水,
這過程不僅僅只有曝氣,
甚至包含了PH值的升降、各種銷炭酸濃度的控制,
需要菌類的培養...等等。

總之,
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
要把普通的水變成最最適合自己魚隻的水。

回歸正題。

拿我自己當例子,
我用的是一尺二的缸,
養九隻小珠麟(拇指大),
用黑土和水草石當底沙,
有種些水草。

就像大家知道的,
珠麟其實並不好養,
他們雖然可愛,
但是對水質要求非常的高,
一個不小心就莫名其妙的暴斃,
(有養過的人就會有經驗,昨天還好好的隔天起來就翻白肚了...)
如果一直都沒發現水質問題的話,
三天內倒缸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而且又超容易生病,
常常拉白便或出現外部充血等等,
所以養珠麟水質一定要好。

更何況珠麟屬於金魚科,
愛吃又愛拉,
汙染量超巨大,
這樣一來水質更難顧。

最重要的,
珠麟對氯胺超無敵敏感,
萬一沒曝完氣又沒加水穩就下缸換水的話,
基本上絕對是必掛。

我的做法是,
我兩天就換一次水,
這頻率對大多數人來說實在很頻繁,
他們認為魚隻如果太常換新水的話魚會生病,
而水中的好菌會沒辦法有效繁殖。

其實換水是不會換掉硝化菌的,
一般來說,
硝化菌是附著在他的附著物(例如陶瓷環或生物球)上面而不是在水中隨便亂飄。

較為頻繁的換水可以有效的使水缸中的細菌和寄生蟲數量驟減,
也能把污染物給帶走。

我甚至看過有人天天換水的,
而他的魚健康的不得了。

我換水時會換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
一般人是三分之一,
我認為換比較多的水也能有效的帶走水中的負面產物(細菌、寄生蟲等),
而且我也相信換很多水對魚隻來說不會有問題。

很多人都認為,
換水一次不能換太多,
不然魚隻會因為沒辦法適應新水質而生病。

這個觀念真的很有趣,
難道我把你從空氣污染嚴重的大城市一下子丟到空氣清晰的花蓮,
你會生病嗎?

我曾看過德國有關介紹水族的雜誌(中譯本),
他們也是大力的推薦勤換水和多換水,
甚至有人每天換全水的,
而他的魚一樣活得很開心。

當然,
這些的前提是你換進去的水是乾淨而且適合你魚隻生存的水,
如果你換的水很差,
那我想無論你調整怎麼樣的換水頻率和份量,
你的魚都不會有太好的下場。

不過我承認換水的確不能快,
魚隻目前所呼吸用的水如果和新的水一下子水質差太多,
他們的鰓和皮膚會因為水中的PH值及各種銷碳酸濃度轉變太快而發生問題,
所以可能發生紅腫或魚隻身上局部充血的症狀,
這也是為什麼新魚下缸要對溫對水的原因。

現在我用這種兩三天就換三分之二水,
水只養一天的方法,
整整養了兩多月,
而我的珠麟們活得很健康。



參考資料
http://www.wretch.cc/blog/talentlegend/21991285